胃液,唾液,水分,食物,胃酸

提問: “多喝水對胃不好”有這種說法嗎 問題補充: 有時就覺得口干,就喝水,有時空下來,又去喝水,一次聽說“多喝水對胃不好”,說的那人是胃不太好,不知有沒有這種說法 医师解答: 一個健康的人每天至少要喝7—8杯水(約2.5升),運動量大或天氣炎熱時,飲水量就要相應增多。清晨起床時是新的一天身體補充水分的關鍵時刻,此時喝300毫升的水最佳。 喝過量的白開水有啥壞處?喝水太多了會帶走身體里有用的微量元素,容易使鹽分大量流失,沖淡血液,嚴重還能造成休克,也稱水中毒。“水中毒”的原因跟人體的鹽分丟失有關。原來,人在酷熱天氣身體出了很多汗以后,不僅丟失了水分,同時也丟失了不少鹽分。l升汗水中就有將近3克的鹽。如果運動半天出汗5升,就要失去鹽分近15克。出汗后如果一次大量喝進白開水,水分經胃腸吸收后,又經過出汗排出體外,隨著出汗又失去一些鹽分。這樣,血液中的鹽分就越來越少,吸水能力隨之降低,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,使細胞水腫,人就會感覺頭暈、眼花等,有“水中毒”的癥狀了。 正確的喝水方法應該是:先用水漱漱口,潤濕口腔和咽喉,然后喝少量的水,停一會兒,再喝一些,這樣分幾次喝,就不會因“水中毒”而損害健康了。當然,大量出汗后,如能及時補充點淡鹽水,則更利于身體健康。若不習慣于喝含鹽飲料,則應將菜炒咸一點食用。另外,有關科學研究也表明,人體有個“報警機構”,當體內缺水時就有口渴感。因此,到口渴時才飲水就已經遲了,要保持體內有適量的水分,就要“主動飲水”,即在口未感到渴時就要喝水。 飯前、飯后忌飲水 飯前、飯后半小時和吃飯時都不宜喝水。有些人用干饅頭做主食時,用水就著吃;有些人吃脂肪多的食物時,總愛喝杯濃茶,以消解油膩;有些人尤其是小孩,吃飯時總喜歡邊吃飯、邊喝水。這些都是不符合飲食衛生的。因為,人的胃腸等器官,到吃飯時,會條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,如牙齒在咀嚼食物時,口腔分泌的唾液,胃分泌的含有胃酸、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,與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,這樣,食物中的大部分營養成分,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了。如果在吃飯前、吃飯時或飯后喝茶飲水,勢必沖淡、稀釋了唾液和胃液,并使蛋白酶的活力減弱,影響消化吸收,時久會使身體健康狀況不良。 如果在飯前口渴得厲害,可以少喝點開水或熱湯,休息片刻再進餐,就不致影響胃的消化功能了。 人在吃飯時,口腔中的唾液、胃里的胃液和腸道中的消化液共同消化這些食物。如果一邊吃飯一邊喝水,會減少唾液分泌,并沖淡胃液,而影響消化。 另外,胃液中含有許多胃酸,能殺死食物中的細菌和病毒。吃飯喝水會沖淡胃酸,細菌繁殖易患腸胃炎。飯后也不要馬上大量喝水,道理是相同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ela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